300億到800億 物聯網串起智慧東莞
發布時間:2013-05-27 新聞來源:南方都市報
http://wlw.job1001.com/ 物聯網英才網
【物聯網英才網】 不久前,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東莞市加快發展物聯網建設智慧東莞規劃(2012-2015)》。提出到2015年物聯網實現產值800億元以上,智慧東莞架構基本形成……800億是什么概念?東莞線纜業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才擁有七八百億的年產值;去年全市G D P才突破5000億元。800億元目標的提出,可以見得物聯網產業被寄予厚望。即便如此,仍然有人會弱弱地舉手問一句:“什么是物聯網?”或“東莞有物聯網嗎?”實際上根據東莞物聯網產業促進會的估算,2012年該產業在東莞已經有300多億元的產值,許多市民已經在享受其帶來的便利,只是“縱使見面應不識”罷了。
物聯網的石龍試驗
石龍沛恒制衣廠的一名普通女工,在內衣流水線上的裁剪工位勞作。她一個小時內使用了多少物料、出了幾件成品,出錯率有多少,都被工位上放置的R FID無線射頻工委管理器記錄下來;每一批進出倉的物料和成品,都通過放置在物料和成品上的R FID標簽卡被讀卡器收錄,佐證工位的計算。
遠在香港的公司老總,可以在忙碌的間隙打開電腦或手機,登錄互聯網,生產線上的變化以跳躍的數字呈現出來。正是這個由香港理工大學助推的生產線精準管理系統,讓沛恒制衣在艱難的大環境下,仍能精確地計算和控制不同規模的訂單所使用的物料和人工成本,最大限度節約生產用料,提高人均效率,從而擠出更多的毛利。
鎮街經信部門則通過企業風險預警系統,采集到沛恒制衣等眾多企業的經營數據,在電子地圖上呈現出優良中差等評估級別。
這位女工上班期間,她的高齡老母,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隨時隨地通過“平安鈴”呼叫緊急救助服務。“平安鈴”服務平臺將根據老人的要求通知家人和120平臺,必要時任務會及時轉到簽約志愿者手中,他們負責送老人到醫院。在“平安鈴”服務平臺還集成了很多慈善機構,包括協會和醫院、企業等。持有“平安鈴”的老人優先享有醫院掛號門診、社區定期體檢等健康醫療服務。
如果老人還在火龍果科技的“健康云”上進行了詳細的病歷登記,醫院能夠很快為她提供及時診斷。醫生在加班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手機通過安翼平臺,遠程遙控家里的電飯煲先把飯煮上,放學回家孩子能準點吃上晚餐……
石龍鎮經信局副局長莫韶欣介紹的這些,對許多市民來說也許并不陌生,甚至不少家庭已經體驗過以上經歷。其實這點點滴滴羅織而成的就是物聯網。
東莞,物聯網的沃土
“互聯網指的是電腦與電腦相連,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在傳感器的幫助下,通過互聯網實現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人們能夠通過計算機的計算和分析,對這些聯網的物體進行遠程指令控制罷了。”賽迪顧問是中國物聯網白皮書的發布者,也是這一產業的國內權威,其咨詢專家曾慜同時擔任東莞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對物聯網做了一個通俗的解釋。
這項技術在國際上經歷十多年的基礎發展之后,2009年被列為國家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東莞在2010年的8月,就拿到廣東省市共建的物聯網產業基地稱號,第一年省市用于扶持物聯網產業的專項資金超過6000萬元。
智慧石龍也是在這樣的機遇下完善起來的。東江邊上的石龍現代信息服務園,相繼入駐的“平安鈴”、翼友科技、火龍果科技、京瓷信息等,和公安系統的智能天網以及市內其他新興企業一起,在石龍進行智慧城市試點,雖然還沒發展到“科幻級”效果,但雛形框架足以讓人體驗“觸網”。
未來,“智慧石龍”作為引領,將物聯網從石龍向全市鋪開。所謂“智慧東莞架構初步形成”,或首先體現在物物聯網的情況錄入大數據庫。莫韶欣打個比方:“也許有一天,書記和市長早晨上班,一打開電腦,今天全市殺了多少頭豬,多少個路燈壞了,多少家企業存在信用評級風險,都能看得到。”
物聯網是一個與信息產業密切相關的新事物,為什么首批省市共建基地,落戶在以制造享負盛名的東莞呢?賽迪出具的《東莞市物聯網產業發展現狀及政策調研報告》,明確地選在東莞不僅“在R FID、傳感器以及傳統的通信部件制造上基礎良好”,而且“傳統產業正面臨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在信息化和智能化需求的驅動下,東莞被認為具備了發展物聯網的良好土壤。
“東莞原有制造業和物聯網技術結合,帶來的智慧制造將是革命性的。”凌康科技董事長譚畫看準這個機遇,2011年將軟件公司的主營業務變更為“物聯網產業”,當時還遭到工商局的質疑,“工作人員說,東莞的工商注冊還沒有物聯網這個范疇,不知道能不能登記。最后做了不少工作,我們才成為東莞第一家經營范圍包括物聯網業務的公司。”
興也制造業難也制造業
凌康科技所提供的物聯網服務,不光應用在企業的R FID工位管理以及倉儲管理部分,還能在生產線上實現自動分揀等功能。工作人員為記者演示,一個常規的生產線上,依次安裝了三個紅外感應閱讀器。帶有R FID標簽的貨物,一個接一個經傳送帶緩緩推送,當閱讀器讀取到與之相匹配的產品標簽時,觸發感應桿撥動產品,就把貨物送到岔道上的另一個傳送帶上了;沒有匹配的產品就繼續往下送。
這樣的系統已經應用到了鉛筆俱樂部、江門冠暉制衣、深圳新發制衣等企業。“這些R FID標簽1~2塊錢一個,一般是輔助工廠管理,閉環應用的,出廠前就回收回來。這樣可以降低企業使用的成本。”譚畫知道企業采購的特點,就是便宜再便宜,性價比要高;在方案設計的時候,也要想方設法將R FID和感應器的數量控制在最優范圍內。
然而,在被認為能廣泛應用的傳統制造業,物聯網卻遭遇了不小的挫折。
東城牛山的鼎派物聯網技術公司去年為東莞一家大型造紙廠制定解決方案。造紙廠負責人還開玩笑說,以前公司的倉庫叉車工人特別重要,因為只有他知道啥物料存在哪里,如果他辭職了,倉庫得亂一兩個月,如果能采用物聯網倉儲管理系統,所有物料在系統都有存放位置記錄,就能大大減少對人員的依賴,提高了管理效率,確實是公司急需的解決方案。
可一談到建設成本,公司就遲遲沒拍板。單一個倉庫就有上萬噸的紙張,上萬個紙軸,每裝一個R FID就三四十元的成本,加上感應器,基礎投入就挺高;紙軸都是移動的,沒法采用固定標簽,安裝和換取R FID的人手也需要不少。總體算下來成本并不小。
業界像這樣“只開花不結果”的案例并不少見,成本壓不下來,讓許多中小型企業望而卻步。這樣的“骨感現實”,也是新產業面臨的共性問題。
公共服務領域成突破口
在政府采購的公共服務的道路上,鼎派找到了推廣的突破口。
2011年底,北京就城市養犬綜合管理系統進行招標,包括瑞士、臺灣企業在內的34家公司競標,最后鼎派以讀卡距離更短、抗干擾性更強的R FID設計,以及性價比更優的價格拿下這一項目。
楊城從一個塑料針管里,拿出一個一厘米長、圓珠筆芯粗細寬的圓柱體,這就是注射到犬只皮下的R FID,無害材料包裹著金屬線圈,閱讀器可以在10厘米以上的距離讀到記錄其上的狗狗身份信息、寵物門診病歷,以及疫苗記錄。
“無源的RFID芯片能夠做到10厘米的感應距離,已經不錯了。”不過楊城說,這一代RFID還不能實現尋找失狗的功能,“更大范圍的感應距離,需要在芯片裝上電源,模塊太大了,不可能植入狗狗體內。以后或許改良成狗狗的頸圈。”
鼎派已經研發出感應距離最高達150米的有源芯片,目前即將在內地某省會投入使用。首先安裝在電動車的車牌上,城市主干道每個路口都設置感應桿,用以統計車流、提取電動車違章記錄等,同時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通過感應報警尋找失車。
“政府支持物聯網,率先采購物聯網服務是一種重要的產業推動方式,能夠在行業內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楊城介紹,與政府建立BO T (建設—經營—轉讓)的模式,目前是服務推廣的重要渠道之一。
當前東莞物聯網的重大項目中,公共服務項目不在少數。
天唯智能一開始就跟政府走在了一起,建設的污染源監控平臺設立410個監測點,通過精密的數據采集儀,每10分鐘發回一條工廠水質或廢氣的信息,反饋在東莞市環保局監控大廳的屏幕上。公司副總經理王強介紹,公共服務項目雖是突破口,但產值很難實現一下子飆升,只能因政府設定的監測點增長而增長。
800億產值,3年后或不是夢
即便是很多制造業企業“只開花不結果”,政府公共服務的合作項目產值短期難以飆升。東莞物聯網產業去年仍然逆市增長。
凌康科技去年已經創下1800萬元的營收。譚畫今年敲定了與虎門服裝技術創新中心的對接,將以創新平臺為據點,向更多服裝企業推廣物聯網管理服務,很有信心將公司產值做到3000萬元。
東莞市物聯網產業促進會2013年初的調查結果顯示,承擔物聯網基礎網絡建設的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占去近200億元的產值,其他物聯網企業總產值據不完全統計約達100億。從增長趨勢來看,大部分新興的物聯網企業營收近兩年增幅明顯,如從事物聯網改造LE D路燈實現節能減排的廣東榮文能源科技,從2011年的1000萬增至2012年的2300萬元。
促進會副秘書長林麗霞分析,東莞物聯網產業的增長,有三種模式:一種是產業的內生型增長,本地物聯網企業在本地和東莞地區以外不斷通過經營和積累,或者是本地傳統產業利用物聯網技術創新產品,形成新的智慧產品。例如傳統家具通過嵌入智慧控制芯片打造能智能控制的家具產品,傳統彩電嵌入云應用服務形成云電視等,獲得產業的創新發展;其二是外生型增長,通過東莞以外的資本、企業落地東莞創造新的物聯網大企業、大項目,實現本地物聯網產業的突發性增長;其三是產業內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兼并整合,通過規模獲得發展新機。
東莞的經濟活躍度在未來三年將逐步減少對海外訂單的依賴,因此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以2012年300億元的產業體量,三年后達到800億元的目標是有可能的。
在專業鎮平臺找到支點
在東莞發達的專業鎮平臺,無疑能為仍有較大完善空間的物聯網產業找到支點。
鐘情于紡織行業,譚畫所做的正是物聯網促進會想要大力推進的方向。“大朗有毛織平臺,玩具、造紙、家具幾大支柱產業都將建立新平臺,形成群聚效應。物聯網可以通過不同行業的平臺力量,進行跨行業跨平臺資源整合。”林麗霞分析,政府帶動和企業推進的兩方面需求,可以在專業鎮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上找到支點。
做物聯網服務的企業就會知道,服務價格高企是因為解決方案的難以復制性。“在模具企業,方案應該這么做;紡織業又不一樣了。即使在同一個產業里,不同公司不同的應用環境,也導致方案很難復制,設計成本就高了。”楊城所言,譚畫也有同感。因此她計劃選取復制可能性最大化的行業平臺著手,希望能夠將復制的成本減到最低。
阻力同樣也來自技術瓶頸。根據賽迪的物聯網產業報告,東莞物聯網產業鏈部分關鍵技術瓶頸尚待突破。超高頻、R FID研發及生產能力與發達國家上有較大差距,RFID芯片自主知識產權貧乏,中間件產品技術含量不夠高,80%以上高端傳感器設備及RFID芯片依賴進口,成本居高不下;95%的嵌入式CPU以及高端嵌入式協同的核心硬件及軟件依賴國外進口;產業鏈前端為整個物聯網提供技術支持的企業不多,在全國物聯網產業整體規模中占比不足3%.
在石龍現代信息產業園中,更多都是為客戶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企業。“大部分的東莞物聯網企業,核心競爭力都在做解決方案上,我們也并非所有的設備都自己制造,一部分是購買來的。”譚畫認為,這方面國內在技術層面起步晚了,但通過應用積累資本然后倒追技術層,不失為一個可行的路徑。
在松山湖思谷科技的展示廳,人們可以看到家具、毛織產業的物聯網控制系統,只需要經過環境的重新考量,就能夠將這些應用推廣到同行業不同企業中去。思谷總經理王瑜輝分析,東莞可以利用應用優勢,慢慢進行整個產業鏈的培育。
大數據時代一張網
運營商在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入不菲。去年,廣東電信再投入70多億,打造“寬帶東莞·光網城市”,在2015年普遍實現寬帶互聯網100M到家庭、1000M到企業,全市鎮級以上城區無線寬帶全覆蓋,WiFi熱點達到7200多個;廣東移動2009年起,連續五年在東莞將投入80億元以上;今年3月底,聯通與東莞市政府簽約,“十二五”期間預計投入超過42.5億元,支持“智慧東莞”建設,其中15億元建設中國聯通華南(東莞)數據基地。
基礎投入讓東莞獲得發展物聯網的基礎條件,產業發展初期,由于物聯網前期的自由生長,全市缺乏頂層設計和規劃統籌,許多智慧項目有些“重復建設”無可避免。
曾慜解析:“政府部門的管理職能和建設模式是造成目前信息孤島、沒有形成一張大網的主要原因。公安部門的很多信息涉密,不能隨便與別的局辦共享。交通部門的路況監控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內部的管理,而國土局的智慧國土項目也是財政獨立預算的資金……”
“當然最理想的狀態下,一個城市能夠基本通過一張大網,滿足市政、交通、環保和企業管理的需要,也讓物聯網資源盡量減少交叉重復建設。”曾慜透露,目前省里已經出文,低層級的行政單位不再新建數據中心,統一由省里購買,這也是為今后的大數據時代實現一張網做準備,才有可能出現開頭所說的,書記市長在一臺電腦上通觀全城,數字城市全貌巍然反映在一個大數據平臺中。
屆時民眾將從中享受更大的便利。繼政府和企業之后,家庭將成為物聯網的主要應用場景。天新軟件正在做的云家平臺,就是以小區為中心,將周邊的便利店、快餐店、家政服務、醫療服務連在網上,居民可以通過云家平臺獲取方圓一公里以內的家政服務……“東莞現在要做的,就是在新開發的樓盤里,統一安裝電源管理控制。為以后的智能家居入駐鋪墊基礎。”曾慜預見,物聯網下的智慧生活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楊洋
聲音
也許有一天,書記和市長早晨上班,一打開電腦,今天全市殺了多少頭豬,多少個路燈壞了,多少家企業存在信用評級風險,都能看得到。
———石龍鎮經信局副局長莫韶欣
東莞原有制造業和物聯網技術結合,帶來的智慧制造將是革命性的。
———凌康科技董事長譚畫
東莞經濟未來三年將逐步減少對海外訂單的依賴,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以2012年300億元的產業體量,三年后達到800億元的目標是有可能的。
———東莞市物聯網產業促進會副秘書長林麗霞
[名詞解釋]
物聯網
指的是電腦與電腦相連,物聯網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在傳感器的幫助下,通過互聯網實現物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人們能夠通過計算機的計算和分析,對這些聯網的物體進行遠程指令控制。
物聯網的應用
1
石龍沛恒制衣廠的一名普通女工,一個小時內使用了多少物料、出了幾件成品,出錯率有多少,都被工位上放置的R FID無線射頻工委管理器記錄下來。
2
遠在香港的公司老總打開電腦或手機便可看到和掌控,最大限度節約生產用料,提高人均效率。
3
政府監管部門通過企業風險預警系統,采集到沛恒制衣等眾多企業的經營數據,在電子地圖上呈現出優良中差等評估級別。
4
這位女工上班期間,她的高齡老母,可以在緊急情況下,隨時隨地通過“平安鈴”呼叫緊急救助服務。“平安鈴”服務平臺將根據老人的要求通知家人和120平臺。
5
如果老人還在火龍果科技的“健康云”上進行了詳細的病歷登記,醫院能夠很快為她提供及時診斷。
6
醫生在加班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手機通過安翼平臺,遠程遙控家里的電飯煲先把飯煮上,放學回家的孩子能準點吃上晚餐。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