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油葵變“熱門” 小型種企另辟蹊徑求生存
發布時間:2014-08-28 新聞來源:糧油市場報
油葵作為一種新型油料高產作物,近年來在河北省石家莊、邢臺、邯鄲、衡水4個地區的種植面積快速擴大,發展勢頭良好。油葵種植之所以在河北省迅速擴大,主要得益于河北一些小型種子公司在夾縫中求生存、積極開拓市場的努力。
“我們去年銷售油葵種子3萬多公斤,供應了6萬畝的油葵種植。”吳玄年是河北富研種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該公司主要生產、銷售油葵種子,說起油葵在河北的推廣過程,他十分感慨,“我們是個小型種子公司,在主流業務方面無法和大種子公司競爭。為了生存發展,只能選冷門。當發現大種子公司對油葵種子不關注,而油葵具有抗旱、生長周期短、出油率高等優點,市場潛力很大后,我們就把油葵種作為主營業務。”一開始,富研種業是貼著種子款培育市場。由于河北農民沒有種過油葵,怕風險不愿種,公司就把油葵種先賒給農民種,等油葵收獲了再收回種子款。
通過一兩年試種,農民對種植油葵放心了,公司的種子也逐漸推廣開來。
吳玄年說,開拓油葵市場的第二年,河北很多地方發生了干旱,花生、油菜大幅減產,而油葵由于抗旱性強沒受影響,農民們嘗到了種植油葵的甜頭,次年就開始大量種植。
隨著油葵種植快速推開,河北省的油葵產業正在向供種、種植、回收、深加工一條龍方向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以油葵種植為核心的新型食用油產業鏈。
“合作社目前共有300多個社員,種植了3000多畝油葵,平均每畝油葵生產葵花籽300公斤,凈收入能達到1200多元。”衡水市武強縣街關鎮新合油葵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侯文濤說。
隨著油葵種植面積的擴大,富研種業在河北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對油葵種植的發展前景,吳玄年信心十足,更讓他有底氣的是,河北地下水開采嚴重,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全省將擴大抗旱作物種植面積。“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