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過剩?!我拿什么來拯救你?
發布時間:2013-01-07 新聞來源:一覽水泥英才網
一名水泥招聘行業的從業者,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心里頓時變得很沉重:“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水泥行業只有兩到三年的發展空間,我們不會在儲備人才……”類似的話不絕于耳。
水泥是建材行業里的主導產品,是建筑施工所必需的大宗消耗品。縱觀中國水泥行業的發展,從濕法窯、立窯、半干法窯、中空窯發展至現在先進的新型干法,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直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能力。然而,隨著產能升級的速度越來越快,產量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突出的產能過剩現象。
浙江本是水泥行業最早出現產能過剩的地區之一,而且這種過剩趨勢還在漫延,比如重慶、四川、河南、廣東等省市。這幾個地區的水泥企業都在喊著在虧本,沒有利潤。在這樣的行業形勢下,企業真的沒有發展空間了嗎?真的找不到出路了嗎?我們再回頭看看安徽海螺集團邊上的銅陵上峰水泥,作為一家從浙江出來的民營企業,在海螺的眼皮底下,卻依然能過的那么瀟灑自如。上峰知難而上的發展思路值得我們深思。
2009年的38號文件,給水泥行業的火熱發展來了一次有力的打擊。新的生產線將不再批準,未及時開工的生產線也不能再上。如此一來,新建項目立刻減少很多,這讓做水泥裝備的企業頓時陷入了窘境:這是不是最后的晚餐了呢?裝備企業開始擔心起今后的發展,都開始抱怨水泥行業沒什么可做的了。為了搶業務,裝備企業開始打起了價格戰。有些企業開始將眼光轉向了別的行業。
而在此時,我們發現另外一些水泥企業有著不同的看法。同樣是面對水泥產能過剩的嚴厲調控,他們并不覺得這是個坎,相反還把今年的業績目標翻了翻。產能過剩的實質是什么?落后產能究竟有哪些?國家的調控措施具體是什么?他們看的更細:落后產能的淘汰,其實給新型干法水泥企業更大的發展空間,低標號水泥少了,就意味著對高標號水泥需求的提升,這正是新型干法水泥企業之所長。還有些水泥企業,開始集中力量練內功,招新人,研發新產品,升級產品質量,從而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象余熱發電、新的粉磨技術、垃圾焚燒等諸多技術都在不斷的得到改進和應用中,特別是在人才儲備這一塊他們看得非常重要。在利用水泥窯處理各種生活垃圾、工業危廢物、污染土,不失為一個既有經濟效益、又能贏得社會效益的好出路。落后產能淘汰之后,就輪到了新型干法水泥企業間的競爭,如果能提前搶占廢棄物處理資源,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將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看似很簡單的話語,在市場競爭中卻很適用。浙江的民營企業,如紅獅水泥、紅火水泥、上峰水泥,就算是在市場最為低迷的華東地區,依舊通過技術革新、人才招聘、產品提升、管理創新等手段,照樣把企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他們眼里有危機感,但卻沒有受到影響,依然充滿自信。
一覽水泥英才網同樣也在探尋創新發展之路。2010年8月,首先在行業內發起了網絡 推薦為主的招聘事業,通過我們多年的積累,為企業輸送了很多的優秀人才,我們在期間舉辦了企業——人才的面對面交流,加強人才對企業的了解,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招聘需要。
產能過剩確實是行業的大趨勢,不管是哪家企業都是回避不了的,誰都可以拿產能過剩做為幌子,推卸責任。但如何應對產能過剩,我們的水泥企業還是有很多事可以做。古語說的好:“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