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玩”后學
發布時間:2013-01-31 新聞來源:一覽航空航天英才網
如果讓你用一個詞概括目前通用航空的人才情況,你會用哪個詞?緊缺、急缺、還是稀缺。當前,通航人才短缺,特別是飛行員、機務人員、航務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的短缺已經成為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首要瓶頸。
面對這一不爭的事實,眾多行業專家紛紛提出,采取院校、政府和企業聯手的方式,鼓勵各類學校、協會組織、開班通用航空教育和飛行員培訓,快速培養知識復合型和能力復合型的通用航空專業人才。
筆者認為,通用航空人才培養的基礎在于群眾,在于大眾對于通用航空的認可與支持,其中有三點尤其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通航的體驗應該是全民體驗,而不是年輕人的專利。筆者與沈陽蜂鳥航空俱樂部的溝通中了解到,每年來這里參加動力傘體驗和培訓的人很多,可是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群體相對單一。其實,除了身體力行的飛行體驗,通航領域的體驗還有很多。飛行表演的觀看,航空展覽的參觀等都是通用航空群眾基礎的彰顯。
第二,加深群眾對通航的全面了解。談到航空業,人們對于飛行員的熱愛要遠遠高于其他崗位。除了薪資方面的考慮外,更多的是覺得飛行員要遠比機務風光的多。然而,筆者在與眾多機務維修人才的溝通中了解到,機務維修等其他崗位也有著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很多熱衷于機械、電子的人才同樣能夠找到成就感。讓不同的人在通航領域找到屬于自己的空間,才真正能夠吸引各行各業的人才投身到通航發展之中。
第三,通用航空要“從娃娃抓起”。一方面,需要開展通用航空青少年科普教育,激發青少年航空知識興趣;另一方面,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為航空人才培養打好基礎,避免出現絕大多數人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參與飛行培訓的尷尬,真正做到培育和儲備通用航空人才,增強發展后勁。
通航人才培養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這與孩子的培養類似,需要先“玩”起來,充分體驗到通航的魅力,在參與之中逐步找到自己的方向。這不僅僅需要政府的支持,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更需要媒體的引導以及大眾的廣泛參與。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