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缺乏市場競爭性,漲幅低于經營增長速度;績效薪酬難考核……這些與薪酬有關的問題讓他們顯得“薪”事重重。
“薪”事one:原有薪酬制度的條條框框
大部分快速成長的企業,由于企業規模發展較快,原有的薪酬制度往往滯后于企業的發展,就如同一個發育成長較快的兒童,昨天的衣服穿在身上可能會顯得有些滑稽可笑。
薪酬制度也要相應地發展,薪酬的目的就是給員工激勵,合理的薪酬是企業成功發展的重要原因。
高層應時時對薪酬制度進行反思,隨時根據企業發展需要調整薪酬制度,不能固守住原有的制度,為了“嚴格遵守原有薪酬制度”,而犧牲了效率,放棄了很多本可以通過調整制度而獲得的很多機會、資源。創業時期可能主要是按人給付工資,因為此時職責不十分明確,大家根據能力發揮各自所長。企業發展大了,職責相對明確了,仍按人給付工資,一系列的問題、矛盾則會出現。
快速發展的企業老板發現:企業支付給員工的薪酬愈來愈多,員工的滿意度愈來愈低。
大家工資都不高,憑著一腔干事業的熱情,不計個人得失拼命工作。但是,企業發展大了,可以為員工支付更高的工資了,可不知如何合理地漲工資。最后,只好每人漲20%。收入大幅提高了,可對薪酬的看法和矛盾卻頻頻出現。這主要是因為缺乏合理、及時地崗位評估,因為快速發展企業,崗位職責會經常發生變化,會不斷出現新的崗位,此時就需要對現有崗位進行科學、合理評估,確定崗位的價值,確保薪酬發放公平性。
“薪”事three:薪酬制度如何藝術的實施?
企業再制定薪酬制度會遇到很多問題,譬如:對薪酬的變革能解決什么問題并沒有任何意識。其實,它要解決的是人力資源的戰略問題,不是定工資的問題。然后就是缺乏專業人才,薪酬的制定是需要一些專業化、職業化的人才來支持的。可以說薪酬的實施過程是一種藝術,要不斷去想,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工作環境,然后綜合考慮,怎樣才能把薪酬福利效果變得最大化……
薪酬不是萬能的。薪酬只是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個手段,如果把薪酬作為一個完全引導員工行為的事來做,我們就等于在退步。優秀的人才將流向報酬豐厚、能夠發揮才能的企業,同樣,僵化的企業體制和薪酬制度將難以吸引到人才。沒有什么對和不對,只有適合和不適合。時時反思薪酬政策,不斷地根據快速成長期企業的變化建立適當的薪酬制度,才能讓薪酬作為一個好的管理工具,真正推動企業持續不斷的成長。
王小小 說:
李剛 說: